近期,106短信引流欺诈再度变种——新的 “合约扣费” 的短信圈套来势汹汹,
1、假充官方组织:欺诈分子运用106号码发送短信,假装成“某某中学”“某某机关局”“某某公司”等组织,凭借其权威性,让你放松警觉,误以为是正规音讯。
2、运用精准信息:与一般废物短信不同,这些欺诈短信会清晰提及你的名字,乃至标示每月扣费金额,假装成为你“量身定制”的内容。
3、虚伪合约与扣费圈套:短信常宣称“合约已成功签署”“每月收取必定金额”,制作紧迫感,诱导你采纳举动。
4、隐藏欺诈联络方式:短信通常会顺便1——2个手机号码或座机号码,让你联络撤销扣费或咨询。一旦拨打,欺诈分子将翻开进一步欺诈。
5、运用惊惧心思:短信中说到的高额扣费金额(如5075元、9880元),以及暗示合约已签署的内容,简单引发惊惧心情,使你失掉镇定。
6、频频替换号码:欺诈分子运用的手机号品种十分之多且替换频频,如189……69、153……98、173……39等,意图是逃避监管和追寻,加大警方破案难度。
8、合约纯属虚构:受害者均表明从未签署过相关合约,也未进行过任何操作,短信内容完全是欺诈分子伪造的。
9、连环欺诈手法: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后,欺诈分子会假装成客服,假造各种理由,要求转账或供给银行卡信息,施行更多欺诈行为。
坚持镇定,核实信息:当你收到相似短信时,首先要做的便是坚持镇定,不要被惊惧心情左右。莫容易信任短信内容,更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。
重视维护个人隐私信息:平常要注意维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,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渠道上填写个人信息。
慎重对待生疏电话和短信:关于生疏的手机号和短信,尤其是涉及到金钱、合约等灵敏信息的,必定要进步警觉。
重视12321受理中心:翻开微信,在查找栏输入 “12321”,重视这个专门处理欺诈、废物短信告发的大众号。
进入告发页面:重视后,点击大众号菜单中的 “我要投诉”,即可进入告发页面。
具体填写告发内容:将收到的短信内容完整地复制粘贴到相应输入框中,必须确保信息准确无误,然后点击 “投诉” 按钮提交。
短信中的链接或许含有木马病毒,会主动获取手机最高权限,然后盗刷微信、支付宝等第三方软件中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,请勿轻信。
如需咨询客服热线,必定要经过合法的客服渠道,切忌在网上查找生疏号码进行拨打。
处理ETC事务,能够直接到各大银行网点进行处理,有疑问也能够直接向当地银行营业厅咨询。
一旦发现上圈套,要及时联络银行挂失和更改暗码,以保证资金安全,一起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。
(声明:“法治华夏”微信大众号刊载此文,是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之意图。若有来历标示过错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与咱们联络,咱们将及时更正或删去。)